230829 用寫的冥想法
九宮流筆記
前言
「首先,拿起筆寫下文字吧。腦內浮現什麼,就只管寫下來,不需要想太多。」
完成三個目標
- 理心靈
- 漸少:焦慮、自我厭惡、憤怒、後悔等負面情緒
- 多關注被忽略的:感恩、同情、成就、覺察、學習、成長
- 理生活
- 代辦事項->「沒時間」、「沒有餘裕」->惡性循環
- 回顧之前的生活,刪除不必要的事務
- 理人生
- 人生危機 ->內在(心靈)外在(現實)不契合->落差感
- 需要問自己「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?」「我在追求什麼?」
改變,從覺察開始
步驟一:書寫冥想
一天 15 分鐘
充電 放電
- 專注當下,感受到的負面和正面情緒,然後寫下來。
- 找到屬於自己的簡單生活基準,其實就隱藏在每天的零碎紀錄當中。
- 了解自己的個性,壓力控管與動力。
步驟二:書寫整理
一個月一次
藉由五道程序回顧
- 不是單純紀錄內在變化,需要客觀審視和整理紀錄
- 從每天的紀錄裡,觀察出自己有什麼行動模式,深層價值觀是什麼。
- 一個月一次,好好面對這些問題。
步驟三:養成習慣
三個月一次
反覆內省與行動,力求進步
- 自我對話->了解自己
- 改變心靈、生活及人生
- 自我對話<-->採取行動重複🔁
- 發揮感受力,在與人接觸對話中找到生活的方向
寫,隱藏三種精華
親身體驗
- 找不到人生方向的糾結
- 「我是誰?」、「我想做什麼?」、「要從哪裡開始?」
- 判斷、實踐、持之以恆的結果
心理學與東方先人的智慧
- 情感筆記奠基於認知心理學、腦科學、行為科學的實例及其他科學根據
諮詢現場實際發揮的作用
- 當你開始寫情感筆記,不斷釐清現實、整理內心,許多問題就會從「該怎麼辦」變成「就這麼辦」
- 只要還活著,與自己的關係就不會終止。
「想改變沒用的自己」-> 「感受自己的成長」
「人生充滿窒息感」-> 「活出自己的人生」
第一章
情感三層次
作者定義:頭腦浮現的是「思考」,內心湧現的叫做「情感」
- 心情和感覺 e.g. 舒服、開心、煩躁、痛苦......
- 需求和慾望 e.g. 想吃、想睡、想和誰在一起(不希望感到孤獨)
- 馬斯洛的的需求匱乏(生理、安全、社交)
- 願望和價值觀 e.g. 內心真正盼望的、夢想、使命
寫,有三種功效
覺察,產生洞察和靈感
覺察分為洞察力 (insight) 和靈感力 (inspiration)
洞察力
「觀察事物,看穿其中的本質或底細。遇見未來發展。」通過這樣的能力,人們能在生活模式或人際關係出現問題時,看出問題背後的深層原因。
靈感力
「為了達成某件事情的巧思或想法。偶然的領悟」
「我發現了 (Eureka)」
整理,釐清重要和不要的東西
一言以蔽之 :「就是留下重要的東西,捨棄不要的物品」
整理的原則
- 全部拿出來
- 分類「要」或「不要」
- 同時將心聲通通記下來
「情感基準」
自我認知,明白自己深切追求的是什麼
試圖在別人身上尋找自己人生的答案和價值,也只會徒增混亂。
自我認知,在心理學被稱為情商 (EQ),丹尼・高曼,將自我認知定義為「了解自身內在狀態、偏好、才能、直覺」
CF: google 課程,「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」
「指出了自我認知,是超越對於個人當下情緒經驗的理解,而延伸到更廣的『自我』層面,如了解自己的優缺點,並能提取自己的內在智慧」
三個心理學、科學家證實有效
- 淨化負面情緒 -> 心理學近淨化(catharsis 又稱宣洩)
- 客觀審視覺察的作用
- 寫下來,就意識到答案 -> 自泌 (autocrine)
手寫,感受自己情緒一步步好轉
- 自我修復--治癒恢復
- 自我管理--掌握步調--建立節奏
- 自我開發--找到真正想做的事
第二章
寫就好,別想
自我分析分為三種
- 思考的自我(腦袋)
- 情感的自我(心靈)
- 身體的自我 (器官)
情感筆記並非有邏輯地做紀錄,種點事要好好的感受自身一切,不要藉由思考來過濾內心湧現或馬上想到的話語
一般已經習慣這樣有邏輯的思考,「不重複,不遺漏」(MECE,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)
冥想,「沈靜心靈,達到無心境界。放鬆,深入而安靜的思考」
CF: 暢銷作家朱莉雅・卡麥隆 (Julia Cameron)著作《創作,是心靈療癒的旅程》(The ARTIST'S WAY: The Spiritual Path to Higher Creativity)
好事壞事,兩種都要記下來
撰寫「放電日記」(負面事件)和「充電日記」(正向事件)
分別在這兩個日記寫下,「紀錄」和「自我對話」
只要撰寫充電紀錄,就可以重新回顧小小的成就感、感謝、學問、情誼、溫暖及被忽略的事務,內心進而充實。
一但開始撰寫放電紀錄和充電紀錄,之後放電的事件會慢慢減少,逐漸增加充電事件。
只寫好事,會變傲慢;只寫壞事,無法成長
根據「柴嘉尼效應」(Zeigarnik Effect)
一個人對於沒有達成或中斷的事情,比成功達成或已完成的事情記得還清楚。
->我們往往對「沒能成功和失敗的事情」印象深刻,對「成功和開心的事情」印象較淺。
因此,要消除認知偏誤,感情筆記要寫充電和放電紀錄。
不要試圖壓抑情感
放電的自我對話
要把不安、焦慮、掛念、煩悶、恐懼、糾葛等負面情緒記錄下來
問自己「現在最討厭和最難受的事情是什麼?」
找到自己真正痛苦的原因
充電的自我對話
記錄下:喜歡、興奮、開心、情緒高揚、讓人埋頭努力的事件
問自己「現在覺得最好的事情是什麼?」
Panasonic 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曾說:「越是心懷感謝,幸福月會呈現正比增加。」
人平常不太展現的深層價值觀、真心話或珍惜事物,是因為這些內容藏在無意識之下,不常浮現出來。
寫不安、寫焦慮、寫恐懼、寫疲倦
- 花一分鐘注意當下
- 以一種深層情感作為主題
- 專注在「現在最」佔據內心的情感,從中湧現的話語,就是覺察真心話的入口
放電情感關鍵字
不安、焦慮、乏味、恐懼、難受、惹人厭、迷惘、擔心、煩躁、嫉妒、怨恨、遭拒絕、憤怒、寂寞、自我厭惡、無力感、空虛、感到窒息、不滿、懷疑、疲倦、發懶、嫌麻煩
充電情感關鍵字
成就感、開心、高興、愛、溫暖、情誼、感謝、獲得認可、受到幫助、挑戰、貢獻、興奮雀躍、療癒、自信、安心、自由、爽快、舒暢感
- 從某種情緒,引出真正的情感
- 思考情感發生的原因,直接寫出來
「現在是什麼心情?」、「背後原因是什麼?」、「真正厭惡的是什麼?」
一天十五分鐘就好
- 冥想(一分鐘)(計時一分鐘,專注在「現在」、「自己就在這裡」)
- 放電紀錄(三分鐘)
- 「一天中,降低自己內在能量的事件」
- 負面情緒 keyword 230829 用寫的冥想法#放電情感關鍵字
- 最好寫五條左右
- 放電自我對話(四分鐘)
- 自問「現在最厭惡和最難受的是什麼?」
- 根據內心湧現的話語來寫文章
- 針對其中一個事件深入探索
- 充電紀錄(三分鐘)
- 「一天中,提申自己內心能量的事件」
- 正面情緒 keyword 230829 用寫的冥想法#充電情感關鍵字
- 列出五條左右
- 充電自我對話(四分鐘)
- 自問「現在覺得最幫的事情是什麼?」
人沒有自覺,就無法改變
- 有了自覺,就懂得控制
- 客觀審視
- 清除雜念,活化大腦
- 不看表面情緒,找出情感根源
- 藉由每天的書寫就能自我監控
第三章
依照情感,區分需要和不要的
「要、適、快」
必要、適合、快樂
也有另一個方式,肯恩・威維爾(Ken Wilber)提出了 (The Big Three)「真、善、美」
七個關鍵問題,感受你的情緒變化
喜歡還是討厭?
想做還是該做?
有幹勁還是沒幹勁?
開心還是難受?
會不會興奮?
適不適合自己?
是否打從心底深切渴求?
第四章寫完後,每個月回顧一次
書寫整理的五道程序
- 影響圖
- 價值觀地圖
- 理想願景
- 行動計畫
- 養成習慣計畫
兩類人
- 清楚自己價值觀或理想的人:做書寫冥想就夠了
- 對目前人生有所迷惘,想要找到真正自我和真實理想,或希望發現真正寶貴事物的人:書寫整理
找出三件目前最影響你情緒的事情
減少放電,增加充電
影響圖書寫重點
- 回顧一個月的放電日記和充電日記(紀錄與自我對話),用螢光筆替頻率較多的行動和感情做記號
- 根據書寫數量的多寡和帶給內心實際的影響力,分別寫出三件最影響自己的放電和充電事件。
- 將更重要且影響例更強的條目放在正中央,畫圈畫大一點。
- 格式自由書寫。
- 不是只做一次就好,而是要定期寫下來,同時掌握內心的變化。
- 預估耗時 10 分鐘
現階段,什麼事情對你最重要?
我重視的是什麼?
價值觀
自由、感動、玩心、挑戰、安心、安定、和平、一慣性、規律、協調、體貼、人際關係、簡單、平衡、愛、學習、成長、正義、友情、貢獻、誠實、信賴、正直、樂觀、共鳴、合理性、謙虛、正義感、力量、控制、獨立精神、主導權、平穩、舒適、放鬆、美、感性、靈光一閃、直覺、發明、創造、想像、未知的世界、改造、規則、啟蒙、獻身、理解、偉大、高尚、光輝、巔峰、未知、勝負、服務、卓越、影響力、熟練、變化、一體感、職責、領導能力、開心、個性、成功、能幹
價值觀地圖的重點
- 從零開始,自由書寫
- 回顧放電和充電日記,尋找內心認為福和價值觀的詞語,同時寫下來。
- 也可以圖解或畫圖
- 改變顏色或畫成插圖之後,能刺激想像力。
- 不要過度拘泥完成度
- 「對我來說,重要的事情是什麼?」仔細思考這句話語
- 預估耗時 15 分鐘
三年後,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
「我做這件事,到底是為了什麼?」 「達成目標,卻還是感到空虛。」
要脫離這個狀態關鍵:
連結價值觀--理想--目標
重點不在於完成,而是探索
理想願景的寫法
理想的 O 年後的生活
- 過著什麼樣的人生?
- 住哪裡?
- 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和活動?
- 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?
- 這三年來,什麼事讓自己最高興?
- 現在覺得最有幹勁的事情是什麼?
- 興趣是什麼?
- 怎麼度過假日?
- 處於什麼樣的人際關係?
依照上面的問題設立三個目標
可以以三個月或一年內去寫
書寫重點
- 觀察價值觀
- 設定 O 年後的理想(通常三到五年)
- 設定令人興奮的理想狀態
- 描繪時,先盡情想像,不要深究實現的可能性
- 寫下最近一年來追求的目標
- 預估耗時 15 分鐘
不要想成待辦清單,而是「能做就好的清單」
像石蕊試紙一樣,有行動後,感情、身體及直覺會出現反應
換言之,有實際行動才能真正讓我們完成內省
CF: 測試計畫
步驟 1 將想做的事情全部寫下來
- 看影響圖,寫下來減少放電、增加充電的改善行動。
- 看價值觀地圖,寫下想要做的事情和想戒掉的惡習。
- 看理想願景表單,寫下為了完成目標,該採取什麼行動。
步驟 2 接下來分辨重要的事情,然後做記號
- 鎖定最重要的行動,8/2 法則
步驟 3 寫下何時開始或何時結束
- 不要受到但辦事項清單的影響
- 藉由具體書寫,審視動機起了什麼變化
- 想做的事情,是否為重要的事情
記住,一但行動清單不符合現實,就先停止。
不要貪多,一次只改變一件事
「一時的行動」和「習慣活動」混在一起
- 分別寫出理想和現實兩種行程表做為對照
- 從行動清單中,找出習慣性行動,放進理想的行程表裡。
- 其次寫出檔下的現實行程表
- 最後再調整
限定、限定、壓低
- 「一次養成一個習慣」
- 決定行動規則
- 最後的壓低,從小地方開始改善
預計耗時 10 分鐘
第六章用寫的冥想,持續就是力量
綜觀:寫下來,再綜觀心情和狀況
把混亂的情緒與思維,轉換成文字
優化:反覆調整行動,逐漸提升狀態
從容易的開始展開行動→「改變 1 %」
通過這樣的改變和改善,幫助我們漸漸掌握自己內心狀態及生活狀況,重新找回掌握感。
洞察:進行自我認知,將目光向更深的主題
需要探索內心深處的需求、願望及價值觀情感。
可能會發現內心中,有「完美主義」、「所有事情都脫離控制」、「想要一個人好好思考」
這些願望、需求以及挫折,就像一個複雜的系統,難以掌握。
真正期望:將想做的事情凝聚成願景
通過自我對話,描繪將來的發展,以及覺察自己接下來想做什麼。
每天成長:從每天的行動和覺察中成長
不論是誰,都不會突然就知道自己的理想或想做的事。而是在試錯中,不斷假設和驗證,才能慢慢弄清楚理想和想做的事。
「今年一定要......」為何老是做不到?
沒能達到目標的實際原因有兩點:
- 沒有回顧:一個人即使寫再多的目標,一旦忙起來就忘了目標。習慣亦然。
- 要在一年中靠計畫提升、維持及管理專注力,並非易事。
回顧以三個月為週期為佳
GPS 回顧
Good: 三個月以來的好事
寫好事
提問:
- 高興的事情、開心的事、做到什麼事情?什麼事情讓你成長?
- 值得感謝的事情、覺察到的事情、經歷了什麼好事?
Problem: 寫壞事、做不到的事、健全的反省
寫出沒能做得到事和反省之處
提問:
- 想做卻沒能做的事情,不順利的事情是什麼?
- 失敗的事情,不獲認可的事情,後悔的事情是什麼?
Solution: 寫出下一輪三個月的行動
寫出下一輪三個月要做什麼
提問:
- Good 當中持續保持的地方是什麼?
- 要採取什麼行動來改善和解決 Problem 中列出來的問題?
預估耗時 15 分鐘
三種實踐方案
輕鬆方案:藉由書寫整理內心
只要寫充電、放電紀錄
標準方案:整理心靈和生活
需要花時間 20 分鐘寫每月筆記
完成方案:想要尋找人生當中想做的事情
要寫每季筆記,去覺察哪裡不同,感受實際自身的成長。
持之以恆方法
- 從「小」開始
- 簡單
- 先開始
- 降低難度
- 決定時機
- 何時
- 何處
- 做什麼事
- 建立最高和最低的標準
- 最無法堅持的人是完美主義者
- 並非零分一百分
- 230529 彈性習慣
- 最高和最低的標準讓習慣有彈性
下一步
會開始我的寫的冥想,開始累積自己每天的充放電紀錄,以及自我對話
在回顧中,發現自己人生的關鍵字,情感基準。
下一本,google 「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」。
Notion 模板開始練習每日十五分鐘
直接買書
用寫的冥想法:寫下不安,問題就會從「該怎麼辦」變「就這樣辦」。每天15分鐘情感筆記,超過五萬人證實有效!- TAAZE 讀冊生活